做动作的人不觉得怎么样,观众却疯了。看到张继科撕衣服的图时,一群人追着喊着我可以我可以!!我什么都可以!!!
前几天,迪丽热巴在生日会上撕衣服,同样引得无数男男女女竞相表白。用粉圈的话来说,就是恨不得就地排卵(此词仅为借用)。
为什么撕衣服这件事,让人疯狂?
衣服从来和性离不开关系,撕衣服这个动作之所以让人觉得A爆了,归根结底是充满性魅力。
原始时期,人类不穿衣服,全都裸着身体。在所有人身体都裸着的时候,我们现在充满想象和向往的器官——生殖器和胸部,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到。一个随处可见的东西,往往都会失去魅力,所谓熟视无睹。
通常来说,快感源于禁忌和隐秘。
衣服是人类的一大文明,但对于人类为什么穿上衣服,至今莫衷一是。我们常被灌输的观念是羞耻和御寒保暖,原始人类用兽皮、树叶遮挡下体这种具有性别特征的地方,被看做是羞耻心的觉醒。《圣经》借亚当、夏娃之口,明明白白说人之所以穿衣服就是为了遮羞。
但还有一个与此相反的理论,叫性吸引学说。很多学者认为羞耻和御寒并不足以涵盖人类穿衣的动机,因为饰品这点,无法解释。树叶、兽皮可以说为了遮羞,那原始人戴的饰品怎么讲?
南非图盖拉瀑布地区已婚妇女的胯部装饰①
有人直接认为,那些用来遮住下体的树叶、兽皮不是衣服,而是饰品,用来装饰具有性特征的部位,让其更好看和吸引异性。设想一个场景,你面前放了很多个完全一样的人体模特,它们全都没穿衣服。现在,给其中一个模特的下体用东西围住。你第一眼看到的,是不是那个被遮住的模特?
被遮住的地方,因为看不见,就会显得神秘。越神秘,就越让人想扒开了看一看。性行为是人的本能,这种与平常切入方式不一样的性会增加刺激和快感。
半遮半掩的致命吸引
所以人穿衣服这事儿,就跟孔雀开屏一样,是为了吸引异性和性刺激①。史学家吕思勉说:
衣服之始,非以裸露为亵,而欲以蔽体,亦非欲以御寒。盖古人本不以裸露为耻,冬则穴居或炀火,亦不借衣以取暖也。衣之始,盖用以为饰,故必先蔽其前,此非耻其裸露而蔽之,实加饰焉以相挑诱。
衣服之始,非以裸露为亵,而欲以蔽体,亦非欲以御寒。盖古人本不以裸露为耻,冬则穴居或炀火,亦不借衣以取暖也。衣之始,盖用以为饰,故必先蔽其前,此非耻其裸露而蔽之,实加饰焉以相挑诱。
性吸引学说跟之前的羞耻说和御寒说一样,依旧片面,且至今充满争议。它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个常见的变种说法:
你之所以被强奸,是因为你穿得少/骚。
不久前,美国一个天主教徒妈妈,对女生穿Legging(紧身裤)的潮流行为发起了控诉——The legging problem。
她在信里说,Legging太贴合身体曲线,穿了跟没穿一样,女生穿Legging是在诱惑自己儿子和其他男生。
这遭到了很多男性和女性的抨击。在现代民主社会,穿什么是个人自由,别人穿什么也不是你犯罪的理由。
穿着打扮和犯罪到底有没有关系、要不要因此限制穿着自由(要注意一点,衣服的性吸引是一种双向性吸引,男性的穿着打扮同样具有性吸引,现状基本都讨论女性的穿着打扮而对男性的穿着比较漠视),这涉及另一个问题,这里先不讲,我们回到衣服的起源。
无论衣服的起源究竟为何,衣服是一种审美,这无可辩驳。衣服会显示出人体轮廓,或者换个词,曲线。甚至能看出一个人的身体状况——胖或者瘦,健康又或者羸弱。当肉体都被遮起来的时候,一个人最直接的性魅力(不考虑身份背景智力等因素,就看一个人的外表),很大程度上来自衣服。
衣服让人充满想象。
鲁迅说的那句话,这里用也合适:一见短袖子,立刻想到白臂膊,立刻想到全裸体,立刻想到生殖器,立刻想到性交。
而撕衣服这个动作,在衣服本身的性魅力上叠加了多重快感:
1.撕的动作,有窥探衣服内里隐私的快感。
2.性行为的开始动作一般是脱衣服,“撕”相比“脱”更激烈,是一种不同寻常的性行为,很刺激。
3.“撕”是一种力量感的表现,而力量感在性行为中很重要。所以撕衣服的人,看起来很A。
4.社会文化规训着每一个人,要每一个人在公共场合穿着得体。撕衣服是打破常规,虽然会被说不得体,张继科甚至被罚款,但这种反叛容易引发高潮。
5.男女撕衣服还有个不同点,通常男性撕完衣服就只剩裸体,女性因为目前的社会文化限制,无法在公众场合跟男人一样袒露上半身,通常撕衣服要么只撕一部分,要么里面会有个稍微贴身的打底(如吊带)。撕衣服只撕一部分,会营造出一种半遮半露的景象,这种景象是全裸和全裹的中间地带,是现代人类寻求性刺激的常见方式。
但是,不是所有撕衣服都会被夸赞,不是随便一个人撕衣服都会被疯狂喊着A爆了。某种角度来说,撕衣服是一种暴力美学。能称得上美学的,必然得有审美要求,比如,行为人的身材和脸,得要看得过去。
参考资料:
1.张晶镜. 现代服装设计中性感美的研究[D]. 苏州大学, 2008.
2.服装与性感美[J].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4期. 包昌法.2005.
▼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